孔雀鱼的命名及分级方法
孔雀鱼(详情介绍)是目前我国比较普及的热带观赏鱼,最早我国引进孔雀鱼是台湾为了预防登革热,并且一开始孔雀鱼的名字为“大肚鱼”,日本称为“古比鱼”,但当人们看见其尾巴 绚丽如孔雀,便亲切的称它们为孔雀鱼。如今,经过不断的人工育种及改良,孔雀鱼可以分为好几类,并且也有了等级之分,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几种孔雀鱼的命名法以及分级的方法。
孔雀鱼(详情介绍)
一、孔雀鱼的命名:
孔雀鱼现今有几百种品系,依比赛中的规定,大致尚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1、草尾(GRASS) 尾巴上有细点,每一点之间没有连接
2、马赛克(MOSAIC) 尾巴上有粗点,每一点之间相互连接
3、礼服(TUXEDO) 腰身与头部之间有明显以颜色区隔开来的礼服腰身
4、单色(SOLID) 整只孔雀鱼的颜色单一色
5、蛇纹(KING COBRA) 鱼只身上具有蛇或豹的纹路
6、剑尾(SWORD) 尾巴呈现单剑、双剑或底剑
7、白子 眼睛为红眼或酒红眼
八 特殊尾型 鳍型及尾型较为特殊的鱼种
孔雀鱼在命名上大致上可以依照鱼只头的颜色、身体腰身的颜色、尾巴的颜色以及尾巴及鳍的型态来加以命名。
1、头的颜色可分为:黑色(野生色)、黄色(黄化)、白色(白子)等三种。
2、身体的颜色可分为:黑色(礼服)、纹路(蛇纹、豹纹)、亮蓝色(日本蓝)、白金、黄金、银河、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十三种。
3、尾巴的颜色可分为:细点(红草尾、蓝草尾、黄草尾、紫草尾、橘草尾、绿草尾)、粗点(红马赛克、蓝马赛克、黄马赛克、紫马赛克、橘马赛克、绿马赛克)、蕾丝、黄色、红色、蓝色、橘色、紫色、白色、绿色等廿种。
4、尾巴的型态可分为:三角尾、燕尾、琴尾、剑尾、底剑尾、双剑尾、旗尾、火焰尾、针尾、圆尾、矛尾等十一种。
5、鳍的型态可分为:小缎带、缎带、大缎带、C型大缎带、蝶翼、国旗背、延长背、大帆背等八种。
6、另外还有一些是依据产地、人名或是人为命名的,例如:安德拉斯、委内瑞拉、马特利、黑金刚、维也纳绿宝石、莫斯科蓝(红)、美国全红等等。
孔雀鱼(详情介绍)
二、孔雀鱼的分级:
孔雀鱼的分及依国际的标准(IFGA)目前分为S级、A级、B级、C级,而其分类的要点如下:
1、体型体型愈大愈优、腰身愈粗壮愈优、身体愈直愈优
2、尾巴颜色愈厚愈优、色彩愈分明愈优、鳍型愈大愈优、 张开角度愈大愈优
3、背鳍愈大片愈优、愈长愈优
4、体色愈均匀愈优、愈鲜明愈优
5、整体表现尾巴大片、腰身粗壮、颜色厚实、游姿幽雅为佳
以上五个要点均符合者为S级,次之则为A级、B级或C级。
其实孔雀鱼的饲养难度并不大,只要用心饲养,为孔雀鱼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以及营养均衡的饲料,不论你的孔雀鱼级别是高还是低,都是可以非常漂亮的。
常见的孔雀鱼的外形特点
孔雀鱼(详情介绍)
孔雀鱼和其名字一样,有着像孔雀开屏一样的尾巴,其独特的外形以及饲养难度不大深受鱼友们的欢迎。而孔雀鱼其实是是台湾早期为了要预防登革热从国外引进的鱼种。孔雀鱼现今有几百种品系,依据比赛中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一、草尾(GRASS) 尾巴上有细点,每一点之间没有连接
二、马赛克(MOSAIC)尾巴上有粗点,每一点之间相互连接
三、礼服(TUXEDO)腰身与头部之间有明显以颜色区隔开来的礼服腰身
四、单色(SOLID) 整只孔雀鱼的颜色单一色
五、蛇纹(KING COBRA)鱼只身上具有蛇或豹的纹路
六、剑尾(SWORD)尾巴呈现单剑、双剑或底剑
七、白子眼睛为红眼或酒红眼
八、特殊尾型鳍型及尾型较为特殊的鱼种
孔雀鱼游动不活跃的情况分析
孔雀鱼(详情介绍)
孔雀鱼是一种非常漂亮灵活的热带鱼,饲养的人也非常多,如果发现家中的孔雀鱼游动不活跃了,那就需要主人仔细观察鱼儿是否患病了。
有水族爱好者解释,说如果孔雀鱼不在游动或者沉入水底,那就表示它可能是胃炎患了,也有可能是鱼鳔坏了。一般来说,孔雀鱼的胃炎疾病可以进行治疗,然而如果是鱼鳔症,那么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此外,当孔雀鱼患有其它鱼病,如烂尾病、白点病、烂鳃病等等,受到疾病的影响,孔雀鱼精神会变差,行为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此时的孔雀鱼也会沉底,不再游动。
也有水族爱好者解释,如果孔雀鱼不再游动,也可能是表示它即将要生产了。看看孔雀鱼的屁股,如果黑斑扩大,泄殖孔凸出,这就表示孔雀鱼的确快要生产了。此时就得提前做好准备,为孔雀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而且在孔雀鱼剩下小鱼之后要第一时间将母鱼和小鱼隔离,防止孔雀母鱼吃掉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