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矶鸫的品种简介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体型小(17厘米-19厘米)的矶鸫。两性异色。别名: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属雀形目,鸫(亚)科。雄鸟限于头顶蓝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
中文学名:白喉矶鸫
中文别名:白喉石鸫、臭皮翠、小碑鹊鸪等
英文名: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二名法: Monticola gular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鸫科
亚科: 鸫亚科
分布: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
白喉矶鸫的外形特点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身长17厘米-19厘米,两性异色。雄鸟:蓝色限于头顶、颈背及肩部的闪斑;头侧黑,下体多橙栗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除蓝头矶鸫外与所有其他矶鸫的区别在于白色翼纹。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与虎斑地鸫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喉白,眼先色浅,耳羽近黑。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黯橘黄。翅黑,而腹栗,各色相衬显着。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复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杂以棕色,头顶成点斑状,背部则形成横斑。叫声:告警时发出粗哑叫声,夜晚发出优美而伤感的鸣声。
白喉矶鸫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 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