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锥尾鹦鹉的形态特征
金黄锥尾鹦鹉
金黄锥尾鹦鹉与其它鹦鹉不一样之处就在于该鹦鹉的羽色非常鲜艳,金黄色的鸟体格外引人注目,翅膀部分羽色为绿色。成年后的金黄锥尾鹦鹉的体长应在34cm左右,体重应在270g左右。
金黄锥尾鹦鹉的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肉色,前端带有一点点浅蓝的色调;虹膜为棕色。幼鸟 的羽色并不是像成鸟一样有着炫丽的金黄色,身体上会夹杂许多橄榄绿色,尤其头部非常明显,而非像成鸟般全部为金黄色,大约20个月后才能渐渐像成鸟般变成全部金黄色。
金黄锥尾鹦鹉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金黄锥尾鹦鹉 繁殖方式
在野外繁殖期通常在12~4月的雨季中,筑巢在15~30米高的树洞中,有研究报告纪录它们经常集体繁殖,通常母鸟较多,报告显示最高纪录曾在一窝中发现14只幼鸟,由6只成鸟轮由照顾,一窝约产2~4枚卵。
金黄锥尾鹦鹉是性情相当敦厚的鹦鹉,曾经有纪录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扶养不是自己后代而是其他鸟种的纪录。人工繁殖的金黄锥尾鹦鹉繁殖期约在11月开始,可以提供30×40×40公分的厚木巢箱。如果照顾得宜,是相当多产且容易繁殖的鹦鹉,雌雄亲鸟都会共同轮流孵蛋,一次约会产下3~5枚卵,孵化期间约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7周,等到幼鸟羽毛长成以后,亲鸟便会很快的将其逐出巢并且开始准备生育下一窝。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则不同于人工繁殖下的情况,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雄鸟会在雌鸟孵卵的时候守候在鸟巢外警戒,而等到幼鸟羽毛长成以后,亲鸟仍然会和幼鸟一起生活,教导幼鸟学习生存的技巧,直到它们加入族群为止。人工饲养下的繁殖记录为4岁以上。
成对分开饲养,提供良好的环境,繁殖期时对饲主可能有攻击性,在非繁殖其时羽毛会比较美丽亮眼,繁殖期长出现拔羽症状,幼鸟时期即与主人有良好的互动会减少拔羽症发生的机率,模仿能力佳。
金黄锥尾鹦鹉 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