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产生的因素,每种鱼病的产生都与气候、水温、水质、生长环境等致病因素和种质强弱、自身抗病力、养殖者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病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损失有些病害不易治疗,造成的损失更大。控制病害发生的诱因可以减少其的发生。因此,做到无病先防,防重于治很重要。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病害预防和治疗,保持适宜不同鱼类生长的生活环境,加强管理。平时要认真观察鱼的吃食、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早对症治疗,对传染性鱼病还应采取隔离病鱼措施,并对养殖环境、渔用工具认真消毒,控制疾病传播。
1.水温
每种鱼都有不同的适温范围,水温不稳定或急剧变化,长期的1氏温或高温都易造成病害发生。特别是刚繁殖出的仔鱼和较小的幼鱼,对水温的变化特别敏感。新购买的鱼要经浸泡后与缸中水温接近才能放养,热带鱼在北方冬季养殖时要加温到最低适宜温度以上才能保障其正常生长。
2.水质
水质条件包括水中溶解氧、水体酸碱度和水中化学成分等,要了解不同鱼类适宜的水质条件,满足其正常生长的适宜水环境。
3.致病微生物
鱼病的发生多数由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传染而致。
4.养殖管理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不合理、投喂不清洁饵料或水质污染等人为造成鱼病发生。
常见鱼病大致有以下几类。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病毒性疾病,如锦鲤易患的鲤春病毒病寄生虫病,如小瓜虫病及金鱼易患的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等。
鱼体患病部位有皮肤、鳃、肠道及其他器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