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正文:

金秋的清晨,金湾区红旗镇沙脊村的一口鱼塘边热闹非凡,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塘面扑腾声愈加密集,浪花愈加高溅,村民们步调一致、又快又轻地把渔网收窄成网口七八平方米大的“网箱”。这种草鱼养殖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陈荣沛养的“吊水鲩”,也叫草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草鱼的养殖并不是新鲜事。而沙脊村养的草鱼新在养殖合作模式和工艺。这种鱼在出塘前的15天喂养统一配送的生物发酵饲料,可提升鱼的口感。企业把鱼收走后,还要在自家鱼池养一段时间,进一步去除泥腥味,因此这种鱼被称为“吊水鲩”。
梁添友喜欢钻研养鱼技巧,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周边城市甚至外省的养殖户那里参观,还上过农业类大学的培训班,调侃自己是金湾区第一批职业农民。梁添友在2011年成立合作社,整合了20多名农户共600多亩鱼塘,采购集纳化、销售统一化的效果立竿见影,推动每亩鱼塘利润增加了20%左右。
依托水美、景美的资源禀赋优势,沙脊村在探索发展水产养殖新模式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深挖水乡资源潜力,以发展水乡旅游为牵引,加速把游客“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游船缓缓驶过村中的河道示范段,波纹轻轻地在河面泛开,游客坐在船上可尽览两岸水乡之景……依托游客中心(码头),以各村小组公园为支点,村里谋划打造圩日集市的新形态。
沙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马辉介绍,接下来还将对水上集市项目进行,推出划船教学体验、抛网捉鱼等互动性项目,结合重要节日等节点策划专题活动,推动沙脊村联动式、抱团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岭南水上集市特色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共同富裕的内涵在沙脊村具象化,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也在这里进一步显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