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资讯 >

中国有人死于被猫咬伤吗_猫抓伤致命!伤口处理和疫苗不容忽视

文章目录:

  1. 伤口处理:救命的关键第一步
  2. 猫也能传狂犬?别只盯着“疯狗”
  3. 为什么疫苗也挡不住病毒?
  4.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点像卧底
  5. 警惕那些“不起眼”的抓伤
  6. 一口咬出人命,防得住吗?
  7. 你知道III级咬伤必须打免疫球蛋白吗?
  8. 你是否了解自己身边的宠物是否接种了疫苗?
  9. 参考资料整理


正文:

中国有人死于被猫咬伤吗_猫抓伤致命!伤口处理和疫苗不容忽视



你是否曾想过,被一只看似温顺的猫抓伤,竟然可能危及生命?在中国,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福建一位33岁的男子,因被自家猫抓伤,尽管接种了5针狂犬病疫苗,最终仍不幸离世。这起事件不仅令人唏嘘,更揭示了狂犬病防治的复杂性。


伤口处理:救命的关键第一步


狂犬疫苗被誉为预防狂犬病的“万能伞”,但许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伤口处理。这位福建男子悲剧的根源之一,可能在于未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狂犬病防控专家共识(2024年版)》,狂犬病的防治,伤口处理是第一道关卡。90%的病毒其实可以在伤口清洗中“冲掉”。如果错过了这一步,后面任你打多少针,也可能是竹篮打水。


猫也能传狂犬?别只盯着“疯狗”


提到狂犬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疯狗”。猫、蝙蝠、黄鼠狼、甚至牛,都有可能成为病毒搬运工。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的狂犬病病例中,猫引发的占比已接近2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猫不像狗那样容易显得“疯癫”,很多猫感染后并不表现出特别异常的行为,口腔里却可能早已藏着“死神”。


为什么疫苗也挡不住病毒?


疫苗的本质是让身体提早“预演”一场战斗,好在真病毒来袭时派兵布阵。但疫苗的效果也跟“演员状态”有关,有时候,这场演出排练得并不顺。可能的原因有:伤口处理不到位、个体免疫反应差、漏了“免疫球蛋白”这一步。狂犬病的“潜伏期”,最长可达20年,这和病毒入侵的位置、伤口深浅、病毒量、个体免疫力都有关系。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点像卧底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7天,最长的可达20年。病毒沿着神经系统缓慢前行,一旦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发病就是死亡。这意味着,即使你认为自己已经相安无事,病毒可能早已埋好了炸弹,等的就是那一刻。


警惕那些“不起眼”的抓伤


你是否也干过这种事:被家里猫抓了一点点,伤口连血都没见,就拿清水冲了一下,然后拍拍屁股继续追剧?这种看似小事的处理方式,可能让你陷入巨大的风险。只要皮肤有破损,无论出不出血,都要按III级暴露处理。别心存侥幸,病毒不会因为你“人畜无害”就放你一马。


一口咬出人命,防得住吗?


狂犬病虽然可怕,但它是可以100%预防的。关键在于:伤口冲洗要及时,疫苗注射要规范,免疫球蛋白不能省。如果你常接触猫狗动物,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暴露前免疫”,也就是“打底针”。给宠物定期打疫苗,是给它们也是给你买一份安全保险。


患者会出现恐水、怕风、肌肉痉挛、极度焦虑和幻觉,最终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狂犬病的症状极其痛苦,患者清醒着,却控制不了身体,像被困在自己身体的牢笼。这不是生病,这是活生生的受难。下次再遇到猫狗抓咬,不管伤口多小,不管猫狗多亲近,请你记住这个故事,做出正确的判断。


你知道III级咬伤必须打免疫球蛋白吗?


医学上将暴露分为三类:I级为皮肤完整接触,II级为轻微抓咬,III级为破皮出血或黏膜暴露。III级暴露必须同时使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任何一项缺失都可能致命。狂犬疫苗的保护效果已被全球广泛验证,关键在于是否“用对”。


你是否了解自己身边的宠物是否接种了疫苗?


狂犬病并非“旧病”,它正在换一种方式回到生活里。在中国,每年仍有百余人死于狂犬病。猫正在成为新的传播高发源,这意味着,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处理方式必须跟着升级。过去那种“狗才有狂犬病”“猫抓不出事”的旧观念,已经不适用于今天这个养宠物高度普及的社会了。


参考资料整理


1. 33岁福建男子被猫抓伤离开,已注射5针狂犬病疫苗,人还是没了

2. 近期病例激增!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3. 国内有被猫抓伤死亡的吗:家养猫咪抓伤也能致命?国内确实存在因猫抓伤导致死亡的案例,这些知识请收好! - 宠物 - 青海通

4. 33岁男子被猫抓伤身亡,去世前已注射5针疫苗,人还是没了

5. 8岁南昌女孩被橘猫咬伤,打了5针狂犬疫苗,怎么还是去世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