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资讯 >

国外导盲犬训练国内_导盲犬数量不足,视障人士出行难

文章目录:

  1. 导盲犬的普及之路
  2. 视障人士的日常困境
  3. 社会误解与盲道障碍
  4. 导盲犬训练的专业性
  5. 导盲犬的训练流程
  6. 导盲犬不可替代性
  7. 香港与国内的对比
  8. 香港导盲犬的进展
  9. 国内的困难与Edith的坚持
  10. 导盲犬的社会支持体系
  11. 政策法规保障措施
  12. 公益组织核心作用
  13. 国际协作培养模式


正文:

国外导盲犬训练国内_导盲犬数量不足,视障人士出行难



导盲犬的普及之路


导盲犬的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中国已有两家国际导盲犬联合会(IGDF)认可的培训中心,即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和上海而行导盲犬学校,但导盲犬的数量与庞大的视障人群需求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大连培训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免费交付239只导盲犬,但面对国内1730万视障人士和700多万盲人的庞大需求,这一数量仍然显得远远不够。


视障人士的日常困境


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他们每天都会遭遇各种拒绝,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还是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导盲犬都能感知到这些冷漠与排斥。这种情绪上的低落,对于这些工作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社会误解与盲道障碍


盲道,这条专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出行通道,常常被各种障碍物所阻塞。树桩、小摊贩、路灯等无不影响着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这些障碍物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正常通行,更可能让他们在出行时面临未知的危险。


导盲犬训练的专业性


导盲犬的训练流程


导盲犬的训练流程严谨而复杂。从幼犬社会化培养阶段,到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再到人犬配合适应性考核,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和上海而行导盲犬学校,作为国内顶尖的培训中心,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专业的导盲犬服务。


导盲犬不可替代性


导盲犬对于视障人士而言,意义远超于宠物狗对主人的陪伴。他们不仅是视障者的家人,更是他们打开封闭内心、走向外界的动力,有时甚至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


香港与国内的对比


香港导盲犬的进展


香港对导盲犬的普及和接受程度很高。香港导盲犬中心招募寄养家庭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了导盲犬的重要性。香港人用了仅仅5年时间,就从害怕到接受,甚至喜欢导盲犬。


国内的困难与Edith的坚持


相较之下,我国导盲犬事业起步较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有时甚至需要缩减训导员的工资或自筹资金进行训练。社会大众对导盲犬的认知普及程度也较低,导致许多人对其不了解,更别提意识到其重要性了。


导盲犬的社会支持体系


政策法规保障措施


近年来,公共政策成为助推导盲犬普及的重要动力。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规定,持工作证明的导盲犬,可以随旅客一同上车。


公益组织核心作用


公益组织在导盲犬与视障人士的匹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负责导盲犬的培训,还提供后续服务,确保导盲犬能够更好地服务视障人士。


国际协作培养模式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导盲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跨国训练、交流与合作,可以学习国际先进的导盲犬训练技术和方法,共同制定训练标准,分享训练经验。



导盲犬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公益组织、视障人士和导盲犬导师,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视障人士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